沈晓鸣 / 万科周刊
近日去看了一下香港的屋村,城市低收入人居住的地方。
屋村是香港政府出资给城市低收入人群建造的廉价出租屋,相当于贫民区,在新加坡叫组屋,在内地,叫经济适用房,只有低收入人群才有资格在那里居住。一个在旺角开手表铺的老板娘介绍说,一家三口人,收入在一万二以下的,才有资格去政府房屋署申请。她也有去申请过,因为有个铺位,算是自有产业,没被政府批准。
关于恶劣的居住印象,我们并不缺乏,北方的筒子楼,南方的石库门,像白鸽笼一样整齐划一的狭小空间,几十户人家公用几个厕所蹲位,在楼道里炒菜,一家做饭,全楼都知道他家的菜单。公共空间憋仄而肮脏,楼道里停放着自行车,转角处堆放着煤球,出门坐车要走上二十分钟才能到达公交车站,就是这样。香港寸地寸金,估计他们的低收入市民住的地方和筒子楼相比,好不到哪里去,看过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猪笼城寨,公共屋村大概就是那个样子吧。
等到从地铁乐富站出去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臆想全部落空,屋村所在地之一的乐富中心是一个超级大的购物中心,汇集了吉之岛,百佳等大型超市,空气清新,绿树掩映,车流秩序井然,人群笑脸常开,周边几栋高层建筑矗立着,简单密集,高容积率,一如柯布西耶所说的居住机器,简单、机械。有的窗口挂着老式的空调,有的窗口挂着刚洗的衣服,说明这些房子都没有阳台。
这里的单位分两种,一种是仅供出租,叫公营屋村;还有一种供出售,叫居屋屋苑,价格都非常便宜,是正常市价的三分之一左右。面积也不大,廉租屋的面积在500呎,大概50平米左右。住单身汉还可以,住一家人则非常狭小了。租金大概是每月2000港币。由于价格实在太低了,占用了太多的政府公共基金,给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最近港府有意向把这些部分廉租房出售给这些住户,500呎的单位,售价在20万-30万之间,每平方米大概是4000-6000港币之间。乐富中心地段非常好,观塘线地铁直通片区,大型超级市场不止一个,中巴大巴往来其间。高楼之间均有遮雨长廊相连,楼宇的架空层上有超级巨大的公共面积,小孩们甚至可以在上面踢足球。像这样的单位在深圳卖多少钱?6000元每平米,我看起码得8000,还得是在关外的楼盘。在深圳做白领,不如去香港做穷人。
几十年以来,港府为穷人盖了很多楼房,正因为有这种公共屋村,所以像香港网络红人巴士阿叔这样每月只有1600元综合援助的穷人,不至于流落街头,他在有元朗有一间33平米的小屋。目前香港共有一百六十七个租住公营屋村及一百五十个居屋屋苑分布港九、新界各地,住户人数相等于本港一半人口。至九十年代初,香港政府更致力发展新市镇,兴建一些设施完善的公营房屋,令市民的居住环境更趋舒适。目前香港己有九个新市镇,包括沙田、东涌和马鞍山等。
在这里,不得不提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是一个法定机构,于1973年成立,它大力推行公共屋村和新市镇的建设。最早的时候,它大力改造,重建各种简陋恶劣的老式的徙置屋村,把原来像九龙城寨这样恶劣寮屋区改造成像乐富中心那样舒服的人居环境。原来的徙置屋村一般都是7层高,没有独立卫生间,房委会把这些老式的廉租房统统拆掉,重新建造二、三十层的高层,高容积率带来高密度的人群,高密度的人群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商业的繁荣带来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备,并且因为高容积率能置换更多的公共空间,让新一代的屋村变得非常舒适。屋村内设有的基本社区设施包括:商店、餐厅、市场、邮政局、银行、学校、运动场、公园、停车场及公共汽车站等。附近更设有文娱康体中心及运动场、诊所医院、交通运输网络,例如公路、隧道和铁路。
建造廉租房在内地也一直有呼声,但从来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没有雨点,到现在还是干旱肆虐。一段时期以来,内地各个城市房价飞涨,国家部委出手调控房价,最近的九部委十五条中有两条规定,一是新开发的楼盘90平米以下的比例不得少于70%,二是廉租房方案要赶紧出台。这两条的意图,一方面是要增加小户型住房的供应量,第二是让地方政府不要再只捞土地拍卖的好处,而不履行为低收入者造房的义务,即便有所谓的经济适用房资源,真正需要改善居住环境的居民却得不到分配保障。
廉租房的规划,建设和分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特别是深圳市政府的廉租房方案千万不要为了应九部委意见的景而匆匆出台,有香港这么好的一个老师在身边,多组团区学习,人民需要一个成熟的、公平的、可执行的廉租房方案。
阅读:
10198
次
2006/7/18 1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