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诤 / 人民网
一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反腐风暴已悄然展开。迄今为止,已有多名副省级官员被中纪委“双规”。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披露出来的高官落马事件来看,背后均拉扯出一批官员,查处力度前所未有。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反腐风暴与已然风声鹤唳的房地产市场有直接联系。此次对不法官员的查处,基本都涉及到资金密集、“权力”密集的房地产业,与前段时间提出的反“商业贿赂”不谋而合。面对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在各种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较慢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极可能从土地管理着手,以大规模肃贪的方式,显示其整顿房地产行业的决心。
位于无锡市崇宁路的市国土资源局,在焦躁不安中又熬过闷热的一天。
自6月初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倪煜南“出事”以来,该局就陷入紧张的气氛中。
“很多人都被(无锡市检察院)喊去谈话了。”8月8日上午,一位接近市国土资源局的人士说,“也有人再也没有回来。”
知情人士透露,倪案也是近年来无锡少有的土地窝案。“至少大大小小涉及20多个官员”。
“还在接着查,估计还会查出来不少问题。”无锡市国土资源局一位工作人员一脸茫然。在他办公桌的玻璃面下,压着“难得宁静”四个大字。
倪案爆发后,无锡市委极为重视。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张锦贤多次要求严查此案和其它涉案人员。
据了解,目前,包括市国土资源局在内,无锡所辖的多个区、县国土系统的不少官员,纷纷落马。
无锡市土地管理中心主任王玉东案、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处副处长刘吉旺案、江阴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副主任沈扬案、宜兴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曹一平案等,已先后于近日宣判。这些案件中,有不少是窝案。
事实上,一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反腐风暴已悄然展开。
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措施(国六条),但各地的效果均不如人意,业界人士分析,重要原因就是房地产业内存在着严重的官商勾结。6月1日,国土资源部紧急召开全国土地执法工作会议,甚至下达了治理指标:要求各省公开、依法、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
天津:检察长双规
天津市检察长李宝金的落马,显示了政府强力介入房产调控的决心。6月12日,天津市政法委副书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因涉嫌经济问题被中纪委宣布“双规”。天津公检法系统一位官员证实:李宝金的问题非常多,导致他落马的直接原因与天津地产商人王小毛有关。
王小毛,女,天津浩天集团公司董事长,两个月前已被带到唐山接受调查。
6月8日,天津市检察院召开全市反渎职侵权工作推动会。会上,作为检察长的李宝金做了长篇讲话。6月10日,天津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李作为市领导还出席了开幕式。然而,两天之后的12日下午,李被中纪委带往唐山接受“异地调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房地产界律师说,这个案子与天津市正在调查的另外一些案件有着共同的背景——中央正在打击房地产领域内政界与商界相互勾结的腐败行为。
“李宝金案,是国家强力介入房产调控后掀起的浪潮。”这位律师认为。
身为检察长的李宝金,却与房地产商关系密切,这在天津政界并非秘密。
一位天津房地产界的律师透露,天津的房地产商都以结识李宝金为荣。王小毛,是与李宝金走得最近的一个,二人相识大约在1997年。当时,王小毛的公司因一起案子遭到警方调查。她托人找到时任天津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李宝金,李帮王摆平了案子。
成立于1999年的浩天集团,此前在地产界名不见经传。王小毛自从结识李宝金后事业渐露声势。每次浩天的楼盘开盘,李宝金必到。而媒体也披露浩天在天津市开发的“天娇园”、“天娇源”等楼盘,都地处天津市中心的黄金地段。
李宝金作为一名检察长,用什么样的方式为地产商“出力”?他怎样在土地和金融环节运用自己的权力?
天津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学专家说,在司法领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检察院有审判监督权,可以监督法院;有立案监督权,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某个案子立案;还有司法执行监督权,监督司法局。也就是说,检察院的权力涵盖了公检法司各个领域。李宝金上任后曾大力抓立案监督,搞了一万例刑法执行抽样监督,直接制约公安机关和法院。此后,他在天津市搞“职务犯罪超前预防”,检察院由此介入到土地拍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个经济领域。
“应该说,李宝金是依法介入到各个经济领域当中的。”这位专家说。
李强(化名)是天津市一名公民代理人。两年前,他作为河南农民李俊生的塑钢厂的代理人,曾向天津住宅集团一公司交涉欠款纠纷。李强回忆说,住宅集团一公司办公室主任杜国庆对他说,公司也被人坑了。在一个房地产项目中,一个开发商坑了他们1700多万元,但当时,李宝金给住宅集团一公司写了个条,说不许要,也不许上诉。
杜国庆默认了这一情况,他纠正说:“不是写了个条,而是批在了一个带‘检’字头的文件上。”
安徽:副省长落马
6月23日,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被“双规”的消息,在安徽省省委常委会上被通告。从去年6月何闽旭由安徽池州市市委书记升任副省长,到被“双规”,时间仅仅一年零五天。曾经的政治新星成为流星,缘起于一刘姓地产商供出了何收受30万元贿赂的事实。
有媒体报道,在安徽省纪委实施反“商业贿赂”阶段,发现了浙江省一在池州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刘姓商人“多次向地方官员行贿”,“查着查着查到了何的头上”。
6月下旬,中纪委驻池州的何闽旭专案调查小组,从池州市国土资源局调走了“杏花村文化园”和“和泰星城”的土地出让资料。
有知情人士透露,欧华的董事长詹晓荣、以及和泰的董事长王和平于7月上旬也被中纪委驻池州调查小组找去做调查。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纪委专案调查小组,对上述两大房地产项目调查的内容是商业贿赂。在池州,关于这两大房地产商与何闽旭的关系说法纷起。
詹晓荣被当地官员认为与何闽旭关系最密切,“何在浙江丽水任职的时候,就与詹认识了。何到了池州后,詹就到池州投资了。”何闽旭到池州任职前,在浙江丽水任职。
2000年3月,詹晓荣在池州成立了欧华公司,开始了“杏花村文化园”项目。詹晓荣是浙江丽水青田人,现是匈牙利籍华人,现有的头衔中有安徽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丽水市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有当地官员表示:“杏花村文化园名义上是以文化旅游项目引进,其实就是搞房地产开发。”
欧华与和泰被调查后,一些老百姓表示,“池州大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是外来的,其中大部分是浙江的。大工程大项目都是浙商做的”。
池州市商务局下属的外商联谊会,有35家会员,一半以上是浙商,70%左右都投资房地产。联谊会的“外商”,是指池州市本土以外的企业,会员都要求上一定的规模或者在池州有相当的影响力。詹晓荣是外商联谊会的会长。
在“杏花村文化园”与“和泰星城”之外,另一个浙商参与的老市委大院开发项目,也在开发之初就引发“出让价格低估,是国资流失”的议论。
福州土地廉政风暴
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于8月1日上午和8月2日上午,分别审议了《关于罢免周金伙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的议案》和《关于罢免周金伙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职务的决定》(草案)。鉴于周金伙行贿、离岗私自出走到国(境)外的行为,已丧失人大代表资格,决定罢免周金伙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福建省工商局局长周金伙逃往美国后,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炳毅、福州仓山区土地局局长李仲、仓山区区委书记张森兴等一批官员,因涉嫌违规拆迁和贪污等问题,也于日前先后遭“双规”。
据了解,此案涉及到福州文物古宅遭大肆清拆。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的“德园”是港人拥有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建设局和区政府以“旧区改造”为名,勒令在今年6月1日前强制拆迁,引发一系列矛盾。
据悉,负责此项土地开发的正是当地著名的发展商中望房地产公司,中望先后涉嫌仓山区岭后街违规拆迁和金山工业园违规开发等多个案件。知情人透露,周金伙在任职福建省宁德市市长前为福建省直房地集团董事长(正厅级),他的问题还涉及他任宁德市长时,将东湖华侨农场土地以7000元/亩的价格批给其亲属1200亩,后变更为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其亲属以50万元/亩倒卖出去。
“当前福建房地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房价上涨相对较快、经济适用房比重偏低。”福建省统计局综合处处长郭华生表示。
“在中央反商业贿赂的大旗之下,福州的土地廉政风暴正在刮起。”有知情者称,此次风暴几乎波及了与土地有关的各个部门。
7月3日,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相关人事任免,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炳毅被免职。
此前的6月中旬,福州市仓山区区委书记张森兴亦被宣布免职。
“张森兴3个多月前就被‘双规’了。”一位接近福州市纪委的人士表示,“他的问题主要出在土地上,可以追溯到张在担任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镇长、开发福兴投资区之时。”
而张真正“出事”则是在仓山区担任区长、区委书记期间。1954年4月出生的张森兴,这几年是福州地产商眼中炙手可热的人物,据称,他涉案的范围包括了棚屋改造、拆迁、农田征用、房地产和工业园区开发等。“在福州的土地窝案中,张森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上述人士指出。
他透露,张在仓山区岭后旧屋区改造的“兰庭·新天地”安置房工程中,与开发商勾结,挪用安置房用地近18亩,用以建造单身公寓,非法获利上亿元。
“因安置房用地被挪用,土地面积缩水,原先规划12层以下的安置房,最后变成了18层的高楼,使300多拆迁户增加高层住宅负担558万多元。”
“张森兴只不过是福州土地乱政的冰山一角,他的背后还有范围更广、层次更多的土地腐败者。”福州地产界一位知名人士认为。
福州市园林局局长王廷杰或许也是其中一个。
知情人士透露,王廷杰在张森兴之前被“双规”。在其担任仓山区主管土地、城建的副区长期间,他涉嫌截留失地农民的补偿金,并曾在出让土地的工作中收受贿赂。
接着,仓山区土地局局长李仲、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炳毅同样因土地问题被纪检部门带走。
不只是仓山区,福州市较为偏远的平潭县也有一批官员落马。知情人士透露,该地原县长薛源官,以及县国土局局长、县建设局局长、县人事局局长等一干官员都因在出让土地中借机中饱私囊而被“双规”。 而在此前,利用职权受贿的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原局长姜燕生,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原副主任王翼榕,连江县原副县长魏子升,罗源县原副县长郑荣华、林金平,都已纷纷“出事”。
“有些已经被批捕,进入司法程序阶段。”一位接近福建省纪委的人士透露,福州前赴后继的土地腐败者之多确实让人吃惊,“目前,至少有10多个手握拆迁、改造、土地出让交易等实权的官员被‘双规’。”
“福州此次土地廉政风暴的力度,在福建省历史上是空前的。”该人士表示。
湖南:一批官员被查处
近日,在湖南,郴州市市委书记李大伦也因涉及到在房地产方面的腐败行为被“双规”,据悉,李大伦疑涉1.2亿元住房公积金遭挪用“豪赌”案和嘉禾拆迁案,主管城建和房地产的副市长雷渊利和原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也被“双规”,一批官员被相继查处。提起郴州,人们很自然会想起“嘉禾拆迁事件”、“全国住房公积金第一案”。这个456万人口的山城,在李大伦主政的七年里接二连三地曝出丑闻。李大伦在郴州主持开发了武陵广场、兴隆步行街、市政府移建工程等一系列大工程。并且鼓励各县大搞此类工程,每个县搞一个试点。在这一系列工程建设过程中,李大伦把家乡常德的建筑队伍带入了郴州的建筑市场。常德人一进入郴州,即击败郴州本地的建筑公司承包到很多重要工程,如北湖区政府搬迁工程、兴隆步行街改建工程及桂阳四大班子移建工程。当地建筑业人士称,这些工程承包的背后即是李大伦。为了给这些工程撑腰,李大伦在一次全市工作大会上喊出“谁影响城市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的口号,此话后来因“嘉禾拆迁案”而被国人所知。
嘉禾县按李大伦的意图,选择了珠泉商贸城建设项目,违背群众意愿求政绩,闹出“嘉禾拆迁案”丑闻。桂阳县则选择了四大班子移建项目,工程预算最初不超过1.6亿,但李大伦拍板把工程包给了家乡常德商人盛励生,工程造价最终达到2.3亿。
桂阳财政一时吃紧,只能想方设法拆东墙补西墙。之后,桂阳县开发办向银行贷款800万,另外号召政府四大班子的干部,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每人贷款1万~2万,再交给政府支付移建工程费用。2003年12月29日晚,郴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肖鹏金在郴州宾馆套房内遇害。警方侦破时偶然牵涉到郴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主任李树彪,李将自己挪用数千万元住房公积金到澳门参赌输得精光一事和盘托出,惊曝“全国住房公积金第一案”。大贪背后,会不会站着更大的贪官?豪赌逾亿元公款、“全国住房公积金第一案”的主角李树彪,只是其“后台老板”雷渊利权钱棋盘上的一个走卒。雷主管城建,住房公积金是他的管辖范围,没有雷的批准,李树彪一个副处级干部根本没法对住房公积金做手脚。
知情者介绍,2002年至2003年年底期间,李树彪曾邀请雷渊利赴欧洲旅游,并为雷提供巨资用于在当地豪赌。
北京等多个省市高官事发
7月20日,茂化实华和G金环同时发布的两则公告,证实了北京泰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消息。此前有媒体称,“泰跃系”掌门人刘军已经被警方羁押至少10天,北京泰跃房地产公司多名中高层人员也被要求协助警方调查。这是继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之后,又一位接受调查的京城房地产巨头。刘军被有关方面调查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与董事长刘晓光类似,刘军或与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有关。
有知情人士称,刘军在北京拿地的本事令人惊叹,至今还有大量的土地储备,这背后或许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即使在土地“招拍挂”制度实施后,房地产业不少环节中仍存在利益黑洞。
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于6月9日被双规,11日被罢免副市长职务。而刘志华被“双规”也与房地产有关。
刘志华曾在北京市主管城市建设规划,负责建设、国土房管、体育、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工作,并分管2008年奥运工程建设,位高权重。其分管部门的重要性和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外界普遍认为刘志华被中央“闪电”查办,用意深刻。
此外,2006年2月3日,隐姓埋名藏匿的原宁夏土地局长王英福在北京一出租房屋内被抓获。当年1月23日,中卫市检察院就以涉嫌受贿罪对王英福立案侦查。但在检察机关介入案件调查后,王英福即闻风潜逃。此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列为2006年挂牌督办的全国十件大要案之一。
经初步查明,1998年至2003年,王英福在任自治区土地局局长、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和自治区残联理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为有关单位审批征地手续和发包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非法索要和收受相关单位贿赂(含房产)达数百万元,其行为已涉嫌犯罪。
2006年3月,浙江省富阳市土地管理部门的受贿串案尘埃落定,富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喻玉明、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剑鸿、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规划和耕地保护科科长兼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郑智勇均被牵扯其中。
反腐风暴显示决心
“中央正在出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中的官商勾结问题。官商勾结被认为是导致房价非理性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国八条’夭折的重要因素。要想使‘国六条’取得效果,就必须打击官商勾结。事实上,中央对官商勾结对抗中央调控政策的恶劣做法已经忍无可忍,最近接连查处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原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原安徽省副省长何闽旭,就明确表明了中央打击官商勾结的坚定决心。”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陈随有认为。
事实上,此次反腐风暴,几乎全部触及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有关专家认为,此次中央重点治理房地产市场的腐败案子,无疑是在治理目前失控的地产市场的源头,这对于一些和中央对抗房地产调控的地方政府官员十分具有威慑力。
去年“国八条”就已亮剑:省政府要对房价负责,谁对房价控制不力,谁就要负责。宝剑出鞘,只是早晚的事,只不过大家好像没当真。直到今年“国六条”出台,很多人还心存侥幸。但大家很快就从“国六条”细则中发现,原来与房地产不搭界的监察部赫然在目,才倒吸了一口凉气。
目前,地方官员与房地产商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中央整顿房地产市场的重大障碍。国务院去年发布过两个“八条”规定试图抑制房价虚高和地产泡沫,但收效甚微,截至今年6月,中国70个城市房价同比上涨5.8%。“在房地产问题上,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已经很久了,这让中央的很多次地产调控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执行,这次中央的用意显然是借查办刘志华整顿混乱无序的房地产市场,甚至可能会在更大范围内掀起一场房地产反腐风暴。”一位官员分析说。地产分析师高圆认为,中央房地产调控措施为什么在各地难以取得效果,关键就在于这个圈内严重的官商勾结。官商勾结已成为潜法则,是这个行业赢取暴利的基础,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的官僚、银行的首脑已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事实上,这个“铁三角”关系并不复杂:当初,银行由地方政府控制,地方政府用行政命令让银行贷款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再用部分利润回报给地方官僚和银行首脑。这个铁三角目前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联合起来化解中央政府的地产调控政策。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六条规定,九部委发布的15条具体要求,都严令各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整顿房地产市场,宣称将严肃查处审批土地和房产开发中的官商勾结行为。这次中纪委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拿下各省一批与房地产腐败案有关的官员,显示了中央希望在整顿房地产市场问题上尽快取得突破。
从此次全国反腐风暴的规模与所涉及官员“规格”来看,显然不能将反腐败的目的归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从腐败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来看,其比房地产等任何产业、实业不健康的危害均要严重。
不容置疑的是,在中央痛下决心反腐倡廉和打击商业贿赂的大背景下,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将不再仅仅指向房价,房地产灰色利益链条上的非法获益者将陆续受到波及。
阅读:
12810
次
2006/9/23 1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