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中国房地产报》/20070126)
2006年北京新推向市场的顶级公寓以昆仑公寓、柏悦居、缘溪堂等为代表,这类顶级公寓一再刷新北京公寓类住宅价格的新高,一路飙升的价格显然为高档房不断涌入市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华高莱斯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北京新增公寓供应119.2万平方米,较2005年同期减少32.5%,而下半年公寓供应面积超过上半年,达到150万平方米左右。
京城一豪宅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政策的一再‘限高’令高档房日益稀缺的事实,令不少高端买家产生恐慌,一方面他们担心房价越来越高之后,会增加购房成本;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令高档房未来供应量必然减少,所以在难以预期后市走向的前提下,一些买家可能会提前投资。”
据记者了解,随着北京高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以及二次置业者的增加,市场对豪宅的需求大幅增长,北京豪宅开发趋热。据伟业顾问的市场报告显示:2005年是北京豪宅大放量的一年,共上市豪宅项目46个。
高力国际的报告称,随着政府部门对高档公寓用地的控制,未来北京高档公寓的可持续供应将逐渐减少,去年高档公寓的供应量在5200套左右,而今年的供应量将下降到1600套左右。供应的减少届时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价格继续上涨。
“顶级公寓本来就是稀缺资源,而政策更进一步加剧了其稀缺。”刚在北京西部某公寓置业的王先生认为,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经济发展中心北移等因素,都决定了北京将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客户群,顶级公寓的热销也就理所当然了。
北京从香山到后海,再到昆玉河、玉渊潭、颐和园等处,都是豪宅争夺之地,全力比拼“收藏性”。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西区豪宅的分布状况,西山豪宅项目比比皆是。2006年现身皇家园林玉渊谭的缘溪堂,是首创置业和亚洲最大不动产投资基金GIC联手打造的收藏性豪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豪宅收藏家对记者说:“房子的豪华程度与所在地的位置,意味着主人的地位和品位,豪宅的数量和档次成了衡量明星、富豪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在某种程度上,豪宅收藏则带动了周边一片房地产的繁荣。”
缘溪堂总经理陈晋刚认为,收藏性豪宅的一个重要特点还在于有皇家文化的水景资源。他告诉记者,北京最适合建收藏性豪宅的地方,还是在龙脉沿线,水景豪宅需要的不仅是水,更需要文化底蕴,而皇家气质的水景豪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性豪宅。
国际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也说过:“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它应该是一件艺术收藏品。”这句话似乎为收藏私人豪宅提供了最佳佐证。
阅读:
6904
次
2007/1/26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