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地产动态 > 动态详情

深圳:拟实施收地新方案





(刘晓云/《中国房地产报》/20070329)

    深圳巨量闲置土地的闲置命运行将结束。今年3月初,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对外透露,该局起草的《深圳市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代拟稿)(以下简称《方案》)已上报深圳市政府。

    该《方案》对闲置土地的界定、处置原则、处置方式、职责分工和程序、处置时间要求等均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深圳国土部门初步认定了深圳首批闲置土地25宗,总面积74.78万平方米。

不一致的数字

    “深圳闲置土地达20平方公里,开发商囤地严重,导致房价暴涨。”这条手机短信在春节前后的深圳掀起一阵波澜。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对此做出的回应是:“深圳目前约有10平方公里已批待建土地,其中共有多少属闲置土地须按法定程序认定。对于经法定程序确定的闲置土地将坚决依法处置。”

    之后,深圳市规划局官员透露,全市目前约有20平方公里闲置土地,其中也包括部分房地产用地。这20平方公里的闲置土地已相当于深圳近年来每年新批准的建设用地总量。

    在2006年下半年,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对全市的已批待建用地进行系统清理的数据,共清理出已批未建地359宗,面积10.03平方公里。

    “2004年我们和国土局联合做的统计显示,深圳的闲置土地是13平方公里,经过两年的消化,目前我们认为深圳闲置土地比较权威的数据是10平方公里,包括特区内外,也包括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其中用于住宅开发的闲置土地大约是7平方公里。”深圳一家地产机构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深圳的闲置土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在深圳国土部门起草的这份《方案》中,根据“谁参与审批、谁参与处置”的原则对闲置土地处置工作进行了分工。确定的具体处置工作流程为清查、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意见、汇总清理意见、通知用地单位、拟订处置方案、处置方案报批、组织实施、执行等8个阶段。

破解收地难题

    按照现行闲置土地处理办法,土地出让两年内,开发面积不足总量1/3或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中止开发超过1年的,均按闲置土地处置,由政府无偿收回。这在国家土地管理法规中早有明文规定,也是国家及地方历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炉时强调的重点,但多年以来,深圳并未收回几宗此类土地。

    当地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土地资源较为匮乏的深圳,对闲置土地处理力度偏软,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从近年土地购置面积平均增长的情况看,房地产企业开发土地面积严重不足,待开发土地大幅增加,房地产企业囤积的土地资源大幅增加,从而加剧市场供需失衡。”英联国际不动产的首席经济师郭建波分析。

    导致土地闲置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在收回闲置用地的操作层面缺乏技术细则,例如在时间认定方面便缺乏具体规定。

    金地集团深圳公司总经理黄俊灿也认为,“做一个项目两三年以上很正常,两年以上未开发动工就收回的闲置土地管理政策存在漏洞,如果只动工了一部分,算不算已经动工?”因而,黄俊灿认为《方案》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可以解决一些开发商在这个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

    郭建波则表示,从去年10月份政府首次公布435宗地中只有92宗地正开发或部分完成开发的详细信息,就已经是政府下决心“动刀”的信号,这个《方案》的出台表明政府处置闲置土地的力度会越来越大。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王锋博士透露,今年国土部门还将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验收制度,建立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执行情况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工作,并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开展土地执法检查工作。


阅读: 7215 次     2007/3/29 14:45: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