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元文摘 > 房产文章 > 文章详情

房企融资在创新与监管中潜行





张媛媛 宋振庆/《中国房地产报》/20080103

如果说2007年中国住交会更像一幅年终贺岁画卷,将一年来行业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地产企业的融资状况无疑是决定它们在其中的角色权重和行业地位的重要砝码。

岁末的房地产业似乎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赴港上市企业风生水起,反衬着在AIPO的企业的形影相吊;房价的节节飙升,终于遭遇信贷紧缩的泰山压顶;精瑞、领锐等本土地产基金在“限外”令而带来的狭窄空间中开始“野蛮生长”,被追捧的同时也在不断遭遇未来前景究竟几何的质疑……

在这里,它们试图寻找到关于2008年的一些趋势和答案:2007年的IPO盛事落幕后,接下来中国房地产要上演怎样的贺岁大片,是献上即将叱咤资本市场的“投名状”,还是吹响信贷紧缩阴影下的“集结号”?

IPO热潮

乔志杰无疑是本次住交会的明星之一。他是永安信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曾经在远洋地产的上市中大展拳脚而这一次,他的一番热情洋溢的“房企上市正当年”的呼吁点燃了整个会场的激情。

演讲之后的乔志杰,很快在走廊被一群开发商“围追堵截”。

“乔总,我是某市的开发商,我希望能够上市融资。”“有外资基金找我谈投资的问题,我该怎么办?”……这些老总殷切的神情和连珠炮般的问题是如此的万众一心。

而在一年前的住交会,似乎这些人的热情还在于如何“傍大款”——得到海外基金的青睐,对上市几乎全部漠然处之。

随着碧桂园、SOHO中国在香港市场的大红大紫,更多的房地产商也希望能够续写这样的传奇,在资本市场黄袍加身。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的,现在对于IPO的热情,夹杂着很多恐慌和崇拜的色彩。

碧桂园、SOHO中国“一夜暴富”的股市传奇应该是百姓茶余饭后的聊资和媒体爆炒的调料,但地产企业需要关注的,应该是杨惠妍和潘石屹们对于自己企业发展战略的高瞻远瞩。

“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与金融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类金融行业。”亿城股份副总经理孙勇一语中的。

一个房地产公司开发一个楼盘并不难,难的是十年、二十年战略性的发展,成为一个存续型成长性的大企业。这就需要公司有一个明确而完整的金融战略。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美国纳斯达克、OCT柜台交易市场、英国AIM以及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地产投资人士都活跃在住交会展厅和不动产投资论坛上。相信中国房地产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的百花齐放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基金涌动

与乔志杰热衷上市的布道者身份不同,在住交会最受追捧的当然还是那些拥有“资金实力”的财神——联华信托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李晓东、普凯基金合伙人甘美兰以及领锐资产管理公司总裁严清……他们是真正的Super Star。在论坛结束后,他们照例也成为急需融资的房地产企业老总围追堵截的对象。

如果说往届住交会还是美林、ING等海外基金唱主角的舞台,今年的住交会上本土基金开始发迹成长。

“本土基金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严清说。

但是我们质疑的是,这些本土基金是否会给这些地产老总真正起到解燃眉之急,真正成为他们的救赎者?

就在住交会开幕的当天,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11CPI6.9%,创10年新高。于是,在住交会攒动的人群中,能够与“IPO”在被谈论次数上不落下风的还有一个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信贷的进一步收缩,对于中国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房地产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基金是新生事物,没有永远不缺钱的开发商。现在融资这么难,注定了会有另外渠道来解救。精瑞信托基金一期募集计划为20亿元,现在和我们洽谈的公司超过了几十个。”李晓东说。

成立于去年1228日的领锐资产管理公司,以资产证券化为主营业务,旗下设开放式基金,专注于投资工业地产。截止到目前已经与国内5家地产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

与严清的志得意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甘美兰的低调。这家外资基金自进入中国以来行事低调,却在2007年爆发出的生命力不容忽视。在中国扎根4年之久,直到去年10月份普凯在海外招募旗下第三只基金(基金III),并投资2亿元与天津永泰红磡集团合作开发天津一中低档住宅项目,才致声名远播。

但随着道道限外令的逐步升级,来自瑞士斯坦纳的咨询顾问陈广宇也在金融论坛上开始抱怨“中国政策具有不可期待性”。下一步,甘美兰和她所在的普凯基金以及美林、ING等海外基金将如何更深入而巧妙地涉入中国地产业,值得我们期待。

虽然,地产金融这个平台在日益丰满,然而,综观房地产融资市场环境,情势不容乐观。“限外政策的升级、信贷环境的恶化对于房企来说,可怕但不是不可面对。行业和金融环境都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面对这种模式的变化,房企努力去适应、去图存,也可能是一次发展壮大的良机。”一位地产资深人士表示。

“如今,打通资本通道获得的不是一次性资金的问题,而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的一种金融能力,而这种能力将决定未来企业在房地产行业的生存。”乔志杰指出。

也许,冯仑在谈到万通地产的发展时曾经祭出9字真言,“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在房地产行业前途未卜、金融环境全面告急的情况下,这9个字应该是所有房地产商拿来共勉的真言。


阅读: 6941 次     2008/1/24 8:45: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