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
昨天,南京市市委全会上,首次公布了明年的四大约束性指标。这四个指标将作为附加分纳入官员考核。这四个指标,释放了哪些强烈的转型信号?南京市发改委、经信委、科委、金融办、国土局负责人一一作了权威解读。
指标一 就业
明年新增就业人员大学以上占比
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会场原声:就业层次反映了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产业层次。当前,正处于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南京又是一个大学生数量众多的城市。设置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引导全市更加注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通过提高就业层次促进产业层次和经济素质提升。
部门解读 黄澜(市发改委主任):这次指标设置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尤其是就业结构的变化方面,用大学生就业比重这一指标来考核,我理解是一个倒逼指标。更加体现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结构,既反映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化。比如南京市一年有多少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在新增人口就业比重能够上升多少个点,(下转A4版)
这不是说大学生户口在南京就算了,而是新增就业人口中有多少大学生。不是数人头,是数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头。新增大学生就业人口这个数字和比例,是必须转型有效果了,有就业空间了,才可能有上升,否则这个数字达不到。类似的工作指标,在我们接触的地区还没有,对南京和江苏来说是释放强烈转型信号的指标。另一方面这个数据也是对我们工作体系的倒逼,比如这个数据原来没有部门扎总,现在我们要拿出完整准确权威的数据。
指标二 减排
明年煤炭消耗总量
比上年度下降3%左右
会场原声:煤炭消耗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不仅反映了能源消费结构,而且反映了产业结构。设置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引导全市毫不松懈压减燃煤总量,大力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空气质量好转和产业转型升级。
部门解读 黄澜:能够把煤炭消耗上升势头抑制住是2013年我市一项重大成果。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强力控煤降耗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下取得的。明年煤炭消耗总量下降,我认为,从升到降意味着南京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拐点。
谢志成(市经信委主任):明年我市的煤炭控制目标为3656万吨,同比减少煤炭消耗超过100万吨,下降3%。我们的主要措施是继续开展小锅炉关停改造,确保在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941台小锅炉的关停改造工作;全力推进协鑫电厂煤改气项目建设;关停栖霞轧钢厂和江宁区的小炼灰厂,减少全市水泥的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化工园区一体化供热改造,整合热电资源,加快小型热电机组的关闭和燃气改造,扩大集中供热的规模,提高燃气使用比例;不再建设新的燃煤项目,新建的煤化工项目所需煤炭实现等量替代;督促现有用煤企业提高所采购的煤炭质量,从而达到限制用煤总量,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特别是在青奥会期间,我们将会同环保部门对所有用煤企业制定限产和减产措施。
指标三 科创
明年科技创业投资增速
比上年度增长15%以上
会场原声:科技创业投资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条件下的鲜明投资导向,是影响科技创业最关键的因素,也是体现创业活力最关键的指标。设置科技创业投资这个指标,主要是引导全市更大力度解决科技创业企业初创期融资难题。
部门解读 黄河(市科委主任):过去我们的指标突出了科技创新,但没有对科技创业进行量化考核。这次全会提出“科技创业投资增幅到15%以上”的新内容。我理解这个指标把科技创业投资从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剥离出来;把它跟过去的传统的科技创新指标区别开来,更加突出创业。南京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在全国是比较高的。但这个投入,很多是在高校科研院所中,可能最后形成的成果是一个课题,是一些不一定能够被转化的专利。
这次新指标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中有效的成分剥离出来进行考核。考核是一种倒逼,我想,在这个考核指挥棒下,对科技创业投入以及产出会更多更明显。
刘永彪(市金融办主任):南京的风险投资在全国比较靠前。股权投资机构南京有200多家,余额200多个亿,其中在南京投资的69个亿。今年,在全国风投投资负增长30%的情况下,南京的风险投资增长20%,体现了股权投资基金更加看好南京的科技创业战略,对南京中小科技企业非常看好。现在南京正在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尤其是科技银行,我们有9家贷款余额35亿,科技小贷公司15家贷款余额15.6亿,我们还有2家科技保险公司。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动科技创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一心一意把科技企业孵化好。
指标四 住房
明年商品住宅供地
从450公顷调至500公顷以上
会场原声:商品住宅价格上涨,既抬高物价,又影响人才吸引力。设置住宅供地量指标,主要是为了强化民生导向,引导全市加大住宅供地数量,缓解住宅供求矛盾,抑制房价上涨,更好地满足群众居住需求。明年在总体延续、优化提升原有指标监测考核体系和办法的前提下,突出四个约束性指标,作为附加分考核,以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
部门解读 陈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住宅供地量作为约束性指标,收益最直接的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城市“夹心层”。最近几年,南京住宅用地供应量大致保持在每年450公顷左右,现在调整到500公顷以上,就是要做到“供需平衡,供略大于求”,不仅供地规模增加了,我市还将对住房供应结构进行控制,明年起,商品房中中小套型房源不得少于50%,户型做得更小,上市房源总量就会更多,每套住房的总价也会相对更低,这样就能照顾到更多社会群体对住房的需求。今后国土部门供地将进一步增强计划性,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更多的考虑市民百姓居住工作方便,同时供地节奏也要适应市场需要,避免有时供地过于集中,有时又出现断档,国土部门将强化供地预公告制度,提前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公布将要供应哪些住宅地块,具体位置在哪里等信息,既让想要买房的市民百姓心中有数,也让开发商有更多的时间做好准备。
阅读:
5280
次
2013/12/26 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