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闻网/20070801
2006年中央宏观调控以来,太原房地产始终保持着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原则,满足消费、规范投资,投机行为基本得到抑制。市场秩序更趋规范,为市民的住宅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楼市需求加速增长
今年5月下旬以来,股市退烧、楼市走热,一个多月来的行情一波强过一波,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宏观调控的政策逐步趋缓,资产回暖。尽管上半年出台了土地增值税的政策,但与去年、前年相比,今年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而不是出台新的政策,这就意味着在政策平面上,政府态度有了很大程度的缓和,所以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逐渐调整了对楼市的预期。
二是楼市需求加速增长。首先,宏观经济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且将继续攀高,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使居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其次,去年下半年,国家机关和事业机关普遍增加了工资,退休人员增加了养老金,这也增强了消费能力。第三,住宅好卖是业界的共识,上半年入市销售的几家住宅项目都取得不俗的业绩。在太原市的房地产市场上,“求大于供”的情况仍然很突出,特别是相较于以往,上半年龙城房地产市场的新增供应量明显少于往年。与之相反的是,市场需求却有增无减。
第三个原因,房屋的供应结构,供求矛盾加剧的局面愈加浓厚。据初步了解,上半年所上市的新盘中,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在增量供应所占的比例在30%左右,且存在小户型多处于楼盘犄角旮旯的尴尬境地。此外,在执行政府关于楼市结构调控政策时,各家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擦边对抗”现象。一方面中小户型供应严重不够,另一方面中小户型的需求却相当旺盛,所以造成了该户型十分抢手。
第四个原因,土地供应下降导致供求失衡。上半年太原市土地交易同比价格指数为100.7%,价格小幅上涨0.7%。居住用地同比价格指数为100.6%,价格上涨0.6%。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受国家有关土地政策的影响,太原市土地交易审批制度更加严格,土地交易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太原上半年的土地市场,挂牌拍卖的地块基本以零散的小地块为主,其供给量之于市场需求一如住宅市场之于需求。龙城土地市场仍旧收紧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开发商对土地的“增持”需求却日益凸显,在外地开发商开始进军太原的背景下,对优质土地资源的渴求,使得开发商之间关于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在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两个消息值得重点关注,一是上海绿地亮相太原,其在长风东街占地1700多亩的半山国际花园奠基,二是大连万达龙潭湖片区占地500亩旧城改造项目签约。而先期进入的北京首创也在积极协调其在2005年以天价夺得引起龙城轰动的长风文化商务区地块。在外地房企巨头纷纷圈地龙城的时候,本土开发商也积极开始跑马圈地,山西恒实房地产占地1000多亩的平安家园项目、大唐世家快速运作皇冠国际等,都在想着法子争夺地块。
构建和谐楼市任重道远
太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该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
具体来说,提出以下几个建议对太原市新增的商品住宅,加以规划加大供应量。目前,全太原可销售的楼盘,不到30个,局部地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土地利用政策出台后,希望能够规定地产项目动工及结束的时间。提高房地产数据的准确性。目前,一些中介公司提供的数据口径不一,不能准确反映市场需求。要加强房地产信息的发布,包括传媒发布的房地产广告信息,都要做到权威正确,让市民能够全面进行了解。强化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生产的全过程监管,包括开发过程中的土地施工、销售等各方面的监管。通过监管使房地产市场更加良性发展。最后一点,呼吁房地产开发的税收不应根据建筑面积征收,而应根据房价来征收。让全社会,无论是发展商、媒体,都来鼓励营造普通商品房,这将更有利于展现宏观调控的意义,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阅读:
6121
次
2007/8/1 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