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元文摘 > 房产文章 > 文章详情

前行,以企业家的方式





傅林/《城市开发》/200706

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的反映,而主导这种主流精神的,则是大批引领这个时代步伐的企业领军人。

每一个优秀企业的背后,都蕴含着厚重的企业家精神与智慧;每一个品牌崛起之前,都行走着一个引领它的企业英雄。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以“傻根精神”自勉,凭“傻根”般的执着一往无前,力求上行,使万通因冯仑盛名于业界:金都集团总裁吴忠泉以科技创新、铸就一流产品品质为旗帜,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勇敢地扛起“节能地产”大旗;北京华特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发60岁开始创业,今年已是74岁,以一颗年轻的心和不懈的激情,迎接着自己事业的一次又一次飞跃,也成就了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一段永久的佳话;北京首都机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加强恪守“人本文化”,练就了一番网罗人才的上乘内功,以宽广的胸襟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体恤每一位旅客,成为首都文明之窗上一抹恒久的亮色。

创新、责任、冒险、执着、激情、果敢……我们似乎可以用所有的褒义词来要求新时代的企业家,也可以用少数几个贬义词去“扼杀”他们——不敢贸然以“企业家”称谓他们,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苛求、对事业的执着、对行业的热爱。这对于刚刚有20几年历史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的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笔财富,从他们身上,我们自然会看到行业不灭的希望。作为中国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企业领军人,他们的精神与智慧将在新时代彰显。

众多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领军人,以企业家的勇气和品质前行吧!

◆“傻根精神”

冯仑说,新的生命往往属于那些被聪明人称为“傻根”的先行者和奋斗者;但凡成为竞争中赢家的企业家无不具有“傻根精神”;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由“傻子”创造,由聪明人来解说的。

今天,在社会变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傻根精神”说白了,就是立在根上,傻向前进。所谓“傻”,就是有为理想献身的勇气,而所谓“根”就是根植于理想深处的价值观,以及被理想激发出来的无限勇气与毅力。

2004年,万通提出“美国模式”被认为是傻,但他分析说,只要中国继续进行市场化的金融改革,加速发展房地产的直接融资市场;只要房地产行业的价值链在激烈竞争中被不断细分;只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公司保持导演角色和基金管理者角色的特征,在价值链上游发展的美国模式迟早会取代厂长式的香港模式。万通后来大幅盈利的事实证明了这种“傻”是有理性的。当万通引进国有企业天津泰达成为自己的第一大股东时,周围人不乏在暗暗发笑,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的加剧和天津滨海新区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继深圳和浦东之后的第三极,人们才发现,“傻”其实也是有“根”的。

几乎所有人的成功或多或少都沾些“傻气”。赵文发接手遗留问题很多的金达园小区项目后,为了给业主通自来水,还没有任何利润就自掏30万“腰包”;在企业品牌越来越亮的时候,不是大举进攻项目赢利,却开始用大半年的时间操练起了内功——进行内部培训学习。

当别人还在想方设法去“堵塞”、“逃避”业主的抱怨时,陈加强却开诚布公,广纳“怨言”。他把业主的挑剔当作企业成长的永恒动力。在对“怨言”归类、总结的基础之上,他有针对性地改进自身服务质量,新招频出为业主服务。

诸如此类,这些在一些人看似“傻”的行为,却有一条铁的原则在其中,那就是——大智者大愚,舍者必得。

正像冯仑说的,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由傻子创造。在市场竞争中,如果有一个机会,10个聪明人最先看到。于是都挤进去竞争,原先看似容易的事,刹那间就变成最难的了。而被聪明人讥讽为“傻”的事,正因为聪明人及其追随者都不愿加入进来竞争,反而变得容易起来;而且因为没有竞争者,时间上也很从容,三年五年之内也不会有人来搅局,最终的成功一定属于痴迷于它的“傻根”。“傻根”每一次犯“傻”的背后都有一条非常理性的根;每次犯“傻”时总会引来嘲笑、嘀咕;但是每次犯完“傻”也能引来聪明人没完没了的解读。

傻根之傻,是以理性的根在滋养“傻”的果实。

◆致于创新

自从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后,创新就与企业家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精神被认为是企业家的首要精神。一个懂得创新的企业家,自然会提高自己对企业的驾驭技巧,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引领市场的能力。

在回首当年金都集团如何成功发轫时,吴忠泉总结了三点:看准了的事情,一定要一心一意做好;第二,要善于在创新中学习新东西;第三,依靠团队的力量把创新发挥至极致。吴忠泉勤奋好学,喜欢接受新事物,多年来,他都坚持早起,留出固定的、充足的时间看报。听广播,接受最新信息。在行业内,他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人居科技馆”,将当前行业最先进的高科技、绿色环保节能产品系数囊括其中。每年的“住博会”,与其他企业“守株待兔”相比不同的是,他一定会从杭州总部派出几十人的参观、采购队伍,前往北京参观学习、筛选采购新技术、新产品。

陈加强也一直把创新服务看作首都机场物业的立足之本。他一直强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服务,是开掘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发展动力。陈加强说,创新服务首先要创新服务观念,其中,最挑剔的业主是创新服务的一面镜子,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最好的动力和源泉。作为物业管理企业要随时有效地发现业主的新需求,随时加以归类、提炼。要时刻牢记一点,创新服务的伟大源泉存在于民众之中。

创新是企业领军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企业家的代名词。

◆赢的激情

“我相信,那些仅仅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人是不会取得太大成就的,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竭尽全力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的人——他们都希望赢。”

全球大型媒体集团维亚康母(Viacom)的主席萨默·雷石东在他的自传《赢的激情》里的感言,充分揭示了这位56岁遭遇突然灾难,63岁开始创业的企业领袖的品质和精神。从经营一个小型连锁影院的小老板,萨默·雷石东一跃成为全球大型媒体集团维亚康母的主席。用他的话说:“只要你愿意,生活随时可以开始,关键是你要永远使自己保持赢的激情。”

60岁的赵文发开始第二次创业,从管理一个只有20户的小楼门开始,用行为展示了创业者的魄力和勇气。今天,已经74岁高龄的他,依然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辛勤耕耘,奋斗不息,演绎着令人惊叹的传奇人生。正如赵文发所说:“我内心一直有一种自我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使我保持着不断挑战自我的激情。”

赢的激情成就了众多企业家的生命和灵魂。它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一个没有结束的开始。它促使企业家不断地学习和超越,不断地追求和奋斗。使他们在商海中乘风破浪,不断完成事业的一次又一次飞跃。

事业随时可以开始,只要你愿意。

◆用人之道

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欧阳修

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总是有自己的用人之道,怎样选人、用人也最能考验企业领导者的智慧和胸怀。

宋代欧阳修在《乞补馆职札子》里早有阐述:“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说的就是“用人”要用长避短,“将人才放在最适合、最能发挥才能与特长的地方(职位)”。现在看来,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几乎是妇孺皆知的道理,却俨然是一道鸿沟横亘在了众多企业领军人面前,能过去的寥寥无几,在这条鸿沟边上不停徘徊的却是不绝褴褛。

世界500强的巨头们很多都是这方面的实践家,摩托罗拉、GE等许多公司通过工作轮换等办法,让员工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位与空间,确保不浪费任何一位员工的才华。

冯仑认为,人人都是人才,应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这样,他们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一个司机,路熟、精神好、身体好、懂礼貌、反应快、处理应变的能力强,就算是这个岗位的人才。同样,你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天天拿着刀在门口看门,贼一来他就跑了,但不能说他不是人才,让他回去写文章,没准能成个作家。

用人与决策一样,成为考量一位企业领军人品质与智慧的重要筹码。陈加强多次讲,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的个性需要、期望对其行为的驱动作用,并注意研究员工的工作生活满足感与工作绩效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要认真研究激励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带来预期效果不同等细节问题。

同样赵文发也体会到,管理和人才是驱动企业永远向前的两个轮子,从而总结出其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标准——1、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法制意识;2。能承担一个小区和部门的工作,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果断处理各种问题;3、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协助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4、办事公道,光明正大,能起表率作用,善于团结人;5、对企业建设敢于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哪怕是反面意见,绝对不能重用唯唯诺诺、阿谀奉承的风派庸人。

成在用人,败在用人,悬于企业家一念之间。

“傻根精神”、创新品质、执着与激情,以及用人之道,是本刊本期探讨的四位房地产企业领军人之精神与智慧,也是整个房地产企业家群落精神的集中体现。相信随着房地产经济元素的不断丰富和房地产企业家精神的高端显化,我们一定会看到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精神的繁荣。这是顺理成章的趋势,也是一条正在演绎的发展之路。


阅读: 8485 次     2007/11/12 9:08: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