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元文摘 > 房产文章 > 文章详情

供需两旺市场繁荣——2007年中国土地市场印象





蒋云峰/国土资源网/20080213

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宏观经济的迅猛增长,带动社会对土地这一个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2007年全国土地市场供求两旺,购置面积和开发面积攀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调控政策的落实,对促进土地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供求: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长,拉动土地开发不断加速

土地市场的需求最终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近两年,受国民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以及人们对房价增长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200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0628.14万平方米,比上一年增长38%2007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3564.96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

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长,拉动土地开发不断加速。2007110月份,全国土地购置面积为31350.7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同期,全国土地开发面积19835.1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自1999年到2006年八年的时间内,全国土地开发面积除2004年下降5%外,均保持持续增长,20052006年全国土地开发面积平均增长率达到16.66%,呈持续攀升态势。

存量:土地囤积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加剧市场供不应求

据统计,1998年到200710月,全国累积购置未开发的土地面积达到了105815.97万平方米。从2007110月来看,全国购置土地面积超过土地开发面积1151.60万平方米,差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6%。  碧桂园中期业绩报告

披露,其土地储备为5400万平方米。万科2006年末的土地储备为2050万平方米,至少可维持开发4年以上……土地囤积现象在二三线城市表现尤其突出,而且是开发商融资的重要概念。碧桂园土地储备即以二三线城市为主,其巨大的土地储备量为其港股上市提供了基本条件,成为一些资金短缺的开发商融资的“榜样”。开发商“囤地”加剧了土地市场的供不应求,国土资源部专门下文要求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而房地产用地是清理、处置的重点。

价格:“天价地”是市场的产物,关键是分清市场与保障的界限

2007年,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土地招拍挂市场非常活跃。一些地区出现的“天价地”成为房地产业界热议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天价地”是市场的产物。“天价地”本身不是问题,“天价地”问题的实质在于,不能把市民基本居住问题交给市场解决,否则既解决不好市民基本居住问题,又打乱了市场的基本秩序。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初步将市场分为保障和非保障两部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政策:调控深化、细化,有利于贯彻落实

2007年,土地调控进入落实阶段。首先从税收上加强了管理:116,国税总局下发《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结算时,将面临严格、全面的土地增值税清算;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监察和管理:615,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109,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要求从111起,未缴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不得发放土地使用证,也不得按出让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使用证;规范土地储备管理:12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发布了《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对土地供应结构进行了调整,加大了打击土地囤积的力度:930,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

2007年一系列的土地市场调控政策,尽管主要是对以往调控政策的“深化、细化”,但更加强调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配置机制,规范了土地市场,加强了监管,有利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阅读: 7448 次     2008/2/13 23:47: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