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靖/《第一财经日报》/20070928
杭州的三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土地闲置不开发,而被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处罚3352万元。同时在杭州市房产管理局的勒令下,杭州一个“捂盘惜售达5个月”之久的楼盘“今日嘉园”被勒令强制开盘。一场整肃风暴正在袭来。
周三,杭州市房管、物价、工商、审计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出现在杭州一家房产中介公司总部。
“这次专项检查,并没有任何事前通知。”该公司一位协助检查工作的管理层人士昨天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本次检查的重点是,中介公司对保证金账户的执行以及是否存在违规收取代理房款的情况;是否存在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费、服务费及在代理买卖过程中赚取差价行为;是否按照市物价局规定实行标准收费;是否发布未经委托、虚假或未经核实的房源信息等。”
上述突击检查,仅仅是杭州近期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其中一幕。就在近日,杭州的三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土地闲置不开发,而被杭州市国土资源局依法处罚3352万元。同样在近日,在杭州市房产管理局的勒令下,杭州一个“捂盘惜售达5个月”之久的楼盘“今日嘉园”被勒令强制开盘。一场整肃风暴正在袭来。
九月风暴,数剑出鞘
9月,对于杭州楼市而言,实在不平静。杭州有关部门频频出招。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近日在官方网站悄然挂出一条消息,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处罚了三起闲置土地案件,罚款已全额上缴国库。这三家开发商分别是浙江东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天名房产和浙江石英房产,所囤的土地都在杭州江干区九堡镇杨公村,占地面积分别为147亩、82.3亩和124.5亩。与此同时,三家公司都被责令在一年内限期动工,逾期要被收回土地使用权。
据一位亲历现场的人士描述,三宗地没有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时间开工建设,还是农田一块。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相关领导公开表示,有的开发商以为只要稍稍动工,就能逃避因闲置土地而受到处罚,其实是不对的。认定一宗土地是否被闲置有三条标准,一是动工面积不足三分之一,二是投资额少于总投资额的25%,三是连续停工时间超过一年。只要其中有一条符合,就能认定为闲置土地。
同样发生在近日,杭州市房产管理局勒令杭州一个“捂盘惜售达5个月”的楼盘“今日嘉园”强制开盘,成为杭州出手阻击“捂盘惜售”的标志事件。这是今年杭州首个因捂盘而被房管部门下达“最后通牒”的楼盘——“若到时不公开销售,你公司将承担一切责任后果。”
昨天,记者再次以购房者身份拨通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与教工路交口的楼盘“今日嘉园”销售中心的电话获悉,公示三天后按商品房预售和透明售房网相关规定在9月24日开盘,毛坯房价格大约在1.8万~1.9万元/平方米。
如今这个销售价格,距离该幢楼申请商品房预售证时的开盘价1.35万元/平方米,已上涨不少。
卖得慢反而赚得多,已经成为部分开发商在卖方市场的销售潜规则。上个月,杭州市房产管理局作出严格规定:对房屋用途为住宅的商品房在申请商品房(预)销售审批时,所有房源应一次性全部上网对外公开销售。
躁动的楼市
而杭州湖滨区域一套被戏称为杭州楼市“史上最牛二手房”的一套小高层全湖景公寓,竟报价5000万元。
21世纪不动产杭州乐扬望江路店一位先生数日之前告诉记者:“448平方米,8室5厅5卫3阳台,报价5000万元,折合单价11.16万元/平方米。房主的卖房行为被当地电视台曝光之后,开始跳价了。”
杭州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官方网站显示:杭州火热的楼市让税收收入屡创新高。税务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8月份,杭州市财政局农税征管局共征收契税2.53亿元,比上年同月增收1.31亿元,增长107.9%。这是继7月契税收入首度超过2亿元以来再度创下单月收入新高。
统计显示,8月份杭州交易类契税收入实现6107万元,比7月略有上涨,比上年同月更是增收2770万元。其中,二手房成交量随着股市的持续升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交易量同比增长60%,导致契税增收约2000万元,另一方面,由于房价走高带动的契税增收也达到700万元左右。
记者发现:杭州市房产管理局版权所有的杭州房产信息网专门有个分页叫商品房诚信档案,其中有一项是专门供购房者投诉开发商销售环节问题。
从今年6月开始至今有记录的投诉,绝大部分都是反映部分楼盘惜售问题的,诸如“迟迟不开盘”,“有房却买不到”,“有房不卖,没有充足理由”等字眼充斥其间。所幸,杭州再次祭出利剑,整肃楼市乱象,构建行业健康。
据悉,杭州市余杭区针对各房地产开发商、中介公司发布了一份《关于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检查活动的通知》。由余杭区监察、建设、国土、财税、工商等十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分临平副城、余杭组团、良渚组团、塘栖组团四个区片同时进行,专项检查时间从本月19日开始持续到本月底。
专项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取得各项批准文件及证书;是否存在土地闲置两年或两年以上现象。在商品房销(预)售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采用预订或预约等方式变相预售商品房;是否存在发布不实信息,捂盘惜售行为;商品房预定是否签订定金合同等。
阅读:
5559
次
2007/9/28 14:52:00